密码机构大鳄囤积为正在什么坊的疯狂财富以太

  发布时间:2025-09-18 12:55:46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作为一个在加密货币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我最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每次以太坊价格出现短期波动,市场上就会出现各种关于ETH解质押的恐慌言论。但你知道吗?这些担忧可能被严重夸大了。实际上,机构投资者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囤积ETH,这种"抢购潮"才刚刚开始。供需失衡:解质押真的那么可怕吗?让我们先来算笔账:目前以太坊网络每天最多能解质押57,600个ETH,但仅上周财库公司就买入了531,400个ET... 。

作为一个在加密货币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我最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每次以太坊价格出现短期波动,市场上就会出现各种关于ETH解质押的恐慌言论。但你知道吗?这些担忧可能被严重夸大了。实际上,机构投资者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囤积ETH,这种"抢购潮"才刚刚开始。

供需失衡:解质押真的那么可怕吗?

让我们先来算笔账:目前以太坊网络每天最多能解质押57,600个ETH,但仅上周财库公司就买入了531,400个ETH。这意味着即便所有解质押的ETH都流入市场,也完全能被机构买单消化。这就像在一个小镇上,每天只有100个面包供应,却有500个饥肠辘辘的顾客在排队等候。

我特别想提醒大家注意一个现象:那些被解质押的ETH,并非全部都会进入流通领域。很多人其实是在"换仓"而非"抛售",就像把左口袋的钱放到右口袋那么简单。

华尔街的新宠:ETH财库公司的崛起

还记得2025年SharpLink等公司开始大举买入ETH的场景吗?我当时就意识到,这标志着市场格局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这些财库公司采用了一种聪明的商业模式:

这种良性循环正在创造惊人的财富效应。截至8月,美股公司已经持有价值200亿美元的ETH,占总供应量的3.39%。有个叫Bitmine的公司已经完成75%的"持有5%供应量"的目标,这就像机构投资者正在玩一场"ETH收集游戏"。

ETH的独特优势:躺着也能赚钱

与比特币不同,ETH具有生息资产的特性。简单来说,持有ETH可以:

想象一下,你持有一种既能增值又能生息的资产,这不就是投资者梦寐以求的"摇钱树"吗?

机构买入才刚刚开始

BMNR和SBET这两家公司的故事特别有意思。它们平均买入ETH的价格分别是3,730和3,478美元,而现在ETH已经接近4,900美元。这就像是在超市打折时囤了一仓库的茅台,现在看着价格天天涨。

更令人振奋的是,这些公司还有巨额弹药没打完。BMNR理论上还能买426万个ETH,SBET也能再买85.1万个。按照这个节奏,ETH供应量被机构锁定5%的目标很快就会实现。

ETF的持续吸金效应

贝莱德的ETHA基金已经连续14周净流入,创下了单周28.5亿美元的纪录。这让我想起一个有趣的对比:

看到这里,你应该能理解为什么我说ETH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了——光是追平比特币ETF的规模,就需要1400亿美元的新增买盘!

市场风向的悄然转变

最近有个沉睡7年的比特币巨鲸突然醒来,把部分BTC换成了10.5万个ETH。这就像华尔街的大佬突然开始抛售苹果股票买入特斯拉,释放的信号再明显不过。

从合约市场也能看出端倪:ETH持仓占比从27%飙升至45%,交易量占比更是从35%暴涨到68%。这就像一个原本冷清的商场突然变得门庭若市,而隔壁的老牌商场却开始门可罗雀。

宏观环境的东风

鲍威尔最近的讲话已经暗示9月可能降息,这对ETH来说简直是天大的好消息。回想历史,在降息周期中ETH的表现总是优于BTC。再加上美国正在推动的稳定币立法,以太坊作为最主要的稳定币基础设施,未来前景不可限量。

说实话,当我看到RWA(真实世界资产)53.4%部署在以太坊上,贝莱德BUIDL基金95%都在以太坊时,我意识到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投机游戏了——以太坊正在成为数字经济的"高速公路"。

写在最后

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牛熊的老韭菜,我很少会对某个资产如此看好。但以太坊这次真的不一样——它有机构背书,有现金流支撑,有政策红利,更有实实在在的生态应用。

虽然比特币仍是加密世界的"黄金标准",但以太坊更像是数字经济的"石油",驱动着整个区块链世界运转。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我认为在未来1-2个牛熊周期内,ETH市值超越BTC将成为现实。

当然,市场永远充满变数。但如果你问我现在会把钱放在哪里?我的答案很明确:以太坊。

  • Tag:

相关文章

  • 鲍威尔放鸽引发市场狂欢,为何ETH成为最大赢家?

    上周的市场简直就像坐过山车,周一开盘就让人心惊胆战。标普500指数下挫,加密货币更是一片哀嚎。当时我问自己:到底是什么让市场如此风声鹤唳?答案其实很简单——所有人都被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即将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的讲话吊足了胃口。要知道,交易者最痛恨的就是这种"靴子不落地"的煎熬。意外转折:从鹰派到鸽派谁也没想到,周五的鲍威尔竟然给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反转大戏。这位一向以鹰派立场著称的美联储主席,...
    2025-09-18
  • 香港稳定币新政落地:机遇还是枷锁?这场监管风暴将如何重塑Web3生态?

    当香港这座国际金融中心在2025年8月1日正式实施《稳定币条例》时,整个加密货币圈都坐不住了。作为一个在金融科技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我不得不说,这次香港确实玩了个大的。新规就像一把双刃剑,一边为行业带来期盼已久的法律确定性,一边又让不少Web3创业者直呼"太狠了"。严苛新规下的行业阵痛金管局这次是真刀真枪地来了。2500万港币的最低注册资本门槛,直接把小玩家挡在门外。我有个做稳定币项目的朋友...
    2025-09-18
  • 美联储政策博弈:一场牵动Web3市场的利率高空走钢丝

    各位投资者朋友,我是Delaney Capital Asia的首席经济学家马克。最近美国利率政策的走向,简直像一出扣人心弦的政治经济剧。特朗普总统那边不停嚷嚷要"放大水",而美联储这帮技术官僚却死死攥着水龙头不肯松手。说实话,这种政策拉锯战背后反映的深层结构变化,对我们Web3领域的资产配置决策影响深远。政策僵局:一场数据与政治的拔河比赛7月的FOMC会议就像一场火药味十足的德州扑克。特朗普安插的...
    2025-09-18
  • 港元稳定币热潮背后的冷静思考

    最近这半年,金融圈里最热的话题莫过于港元稳定币了。从金融机构到街头巷尾,人们都在谈论这个可能改变金融格局的新事物。我也不例外,最初也被这股热潮所感染。但夜深人静时,我却总忍不住思考:这场看似美好的金融创新,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挑战?稳定币市场的现状记得前几天看到一份研究报告,2024年稳定币的交易规模已经惊人地突破了25万亿美元。这个数字让我震惊——它已经超过了Visa和Mastercard全年交...
    2025-09-18
  • 一场70美元的手续费风暴,如何孕育出500亿美金区块链帝国?

    那个深夜,Anatoly Yakovenko坐在旧金山Café Soleil咖啡馆里,盯着眼前的咖啡杯发呆。谁能想到,这位穿着格子衬衫的工程师此刻的苦恼,会彻底改变区块链行业的格局?比特币大会的荒谬一幕2017年的比特币圈子发生了一件极具讽刺意味的事情: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盛会——比特币大会,竟然因为比特币网络拥堵和天价手续费,宣布不再接受比特币支付。当时每笔交易的手续费高达60-70美元,足够在一...
    2025-09-18
  • 特朗普关税大棒落下,全球贸易或将陷入持久寒冬

    特朗普政府在贸易政策上的"疯狂星期四"终于到来。当我看到新闻推送时,不禁倒吸一口冷气——这个号称要"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关税计划,可能会让全球经济再次陷入混乱。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国际经贸的老手,我不得不说这种"以邻为壑"的做法实在太过冒险。关税炸弹引爆市场记得上周在华尔街参加分析师聚会时,大家最担心的就是这个。摩根士丹利的老朋友Tom喝着威士忌说:"市场就像个高压锅,特朗普的关税政策随时可能引爆。"果...
    2025-09-1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