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飞p惊洞的天漏不翼万美如何元是
作为一名在区块链安全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我必须说2023年11月23日这天发生的事情让我震惊不已。KyberSwap这个业内知名的DEX平台,竟然在一夜之间被黑客掏空了5470万美元!这不仅是个技术漏洞,更是一个深刻的行业警示。
漏洞的根源:双重流动性的致命陷阱
KyberSwap Elastic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它的"再投资曲线"(Reinvestment Curve)特性。简单来说,这个功能就像是给LP们开了个"自动理财"服务,把交易手续费自动复投到流动性池中。听起来很美好对吧?但正是这个看似贴心的功能,却成了黑客眼中的完美突破口。
想象一下,你在游乐场玩旋转木马,正常情况下每次经过起点都会重新计算一圈。但如果计算出现偏差,让你不知不觉多转了一圈会怎样?KyberSwap的漏洞原理就类似这种情况。
黑客的完美狩猎
黑客的操作简直就像一部精心编排的金融犯罪大片:
1. 先是像变魔术一样从AAVE借出2000枚WETH(闪电贷),然后在KyberSwap上用不到7枚WETH就把frxETH的价格推到了所有LP的流动性范围之外。
2. 接着在特定的价格区间[110909,111310]精准投放流动性,就像钓鱼时精确打窝一样。
3. 最关键的一步来了:用387枚WETH兑换frxETH时,价格计算出现偏差,竟然越过了边界刻度却没有触发流动性更新!这就好比跨过了警戒线却没拉响警报。
4. 最后反向操作时,由于流动性被错误地计算了两遍,黑客轻松套利9枚WETH。要知道,在DeFi世界里,这种级别的套利空间简直就像发现了金矿!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致命漏洞?
问题的核心在于KyberSwap把基础流动性和再投资流动性混在一起计算。这就好比你把工资收入和投资收益混在一个账户里,结果算账时很容易出错。
具体来说,当计算跨越价格边界所需的代币数量时,系统错误地把再投资收益也计算在内,导致实际需要的数量被高估。于是系统误以为"哦,流动性还够用",就跳过了关键的流动性更新步骤。这就为后续的套利创造了完美条件。
5400万美元去哪了?
慢雾安全团队的追踪显示,这些资金像天女散花一样流向了8条不同的区块链:
最可笑的是,黑客的初始资金竟然来自Tornado Cash这个著名的混币器!这就好比用假钞去买彩票还中了大奖。
血的教训
这次事件给我们上了沉重的一课:
1. 创新固然重要,但安全审计必须跟上。KyberSwap的再投资曲线想法很好,但显然没经过充分的边界测试。
2. 在DeFi领域,"差不多"就是"差很多"。系统用不等号(而不是等号)来检查价格边界,这种看似微小的设计选择,最终酿成了5400万美元的惨剧。
3. 流动性计算必须透明且精确。把不同来源的流动性混在一起计算,就像把不同颜色的颜料混在一起 - 最后谁都分不清到底是什么颜色了。
作为业内人士,我不禁要问:我们是不是太过追求创新速度,而忽略了最基本的安全原则?KyberSwap事件应该成为整个DeFi行业的警钟。毕竟,在这个领域,一次疏忽可能就是数百万美元的代价。
(责任编辑:专栏)
-
又一起DeFi安全事件:Onyx Protocol 218万美元被盗始末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加密货币安全的业内人士,每每看到这类安全事件都让我感到痛心。就在昨天,Beosin安全团队发布了一份令人揪心的报告——Onyx Protocol的oPEPE市场合约遭到黑客攻击,损失高达218万美元。说实话,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我手里的咖啡差点洒了出来。似曾相识的漏洞最令人唏嘘的是,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见到类似的攻击手法。Onyx Protocol作为Compound V2的分支项目,... ...[详细]
-
记得几年前,以太坊在区块链世界还是一枝独秀的景象吗?如今随着DeFi的火爆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百花齐放"的公链时代。但说实话,这种繁荣背后隐藏着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各条公链就像一个个信息孤岛,彼此之间难以互通。这就像你在中国拿着人民币,想去美国买东西却找不到兑换美元的途径一样麻烦。支付行业的痛点与机遇我最近在看麦肯锡的报告时发现一个有趣的数据:2021年全球支付市场规模高达2.1万亿美元,而且还... ...[详细]
-
说实话,作为一个常年关注电商发展的业内人士,最近直播带货行业的"急刹车"让我感触颇深。记得去年双十一,我还熬夜看李佳琦的直播,那种"买买买"的狂热氛围仿佛就在昨天。但转眼间,这股热潮似乎要迎来拐点——印度尼西亚、印度等6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出手,对直播带货祭出禁令。直播带货的"中年危机"回顾中国电商的发展历程,就像在看一部商业进化史。从最早的"淘宝式"货架电商,到后来"拼多多式"的社交裂变,再到如今"... ...[详细]
-
今天打开行情软件一看,比特币(BTC)这个"数字黄金"正在36200-36500美元区间玩起了"荡秋千",这走势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啊。技术面解读:山雨欲来风满楼从4小时K线来看,BTC就像个犹豫不决的投资者,在中轨附近来回踱步。MACD这个老伙计又在给我们打"红色警报",能量柱在零轴下方徘徊,就像冬天里蔫了的茄子。布林带也显示价格在中轨下方,一副"我要下跌"的架势。记得上周这个时候,市场还是一片欢腾... ...[详细]
-
说实话,最近的市场走势让我想起了2017年的那个盛夏。当时比特币从2000美元暴涨到19891美元,又在短短一个月内腰斩。如今的行情,简直就是历史的重演。大饼的进退维谷上周比特币创下12.45万美元的历史新高时,朋友圈里一片欢腾。可好景不长,美国零售数据的意外强势就像一盆冷水,把市场浇了个透心凉。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有个做外贸的朋友还在群里感叹:"这批货赚的钱还不够比特币跌的呢!"技术面上,MACD... ...[详细]
-
说实话,当我第一次听说比特币挖矿消耗大量能源时,我也是持怀疑态度的。但作为一名在环保投资领域摸爬滚打了近20年的老兵,我决定亲自深入了解这个行业。没想到,这次调查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被偏见蒙蔽的23万亿市场记得去年参加华尔街一个ESG投资论坛时,当谈到比特币这个话题,几乎所有人都露出不屑的表情。一位基金经理甚至直接说:"那个耗电怪兽?我们永远不会考虑。"但有趣的是,当我问他们依据是什么时,大多数人... ...[详细]
-
零知识证明新贵RiscZero获4000万美元加持,两大杀手锏开放公测
最近在区块链圈子里,RiscZero这个项目可真是火得不行。就在上周,他们刚宣布完成了4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Blockchain Capital领投,还有一堆知名机构跟投。说实话,这个融资规模在我们这个行业也算得上是"大手笔"了。两大核心产品正式开放测试这次最让人兴奋的是他们终于开放了产品的公测。作为一个长期关注零知识证明技术的从业者,我不得不承认RiscZero确实解决了几个关键痛点。首先是... ...[详细]
-
谁能想到,短短一年时间,FTX这个曾经在加密世界叱咤风云的巨擘,竟能上演如此戏剧性的逆转?就在Gary Gensler主席那句看似平常的表态后,整个市场就像打了兴奋剂一样沸腾了。作为一个在加密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我不得不说,这出戏比华尔街的任何一部金融剧都来得精彩。SEC主席一句话引发的资本狂欢11月9日这天,我像往常一样盯着交易屏幕,突然发现FTT价格像坐上了火箭。从1.8美元到3美元,这... ...[详细]
-
加密货币市场风云录:BTC冲锋受阻,LTC异军突起,谁将成为下个爆点?
这几天的币圈真是精彩纷呈。比特币像个冲刺过猛的运动员,在11.6万美元这个关键点位突然气喘吁吁起来。记得上周三美联储公布利率决议后,BTC从11.9万一路滑落到11.65万下方,那跌势看着都让人揪心。虽然周四勉强反弹了一下,但空头很快就重新掌握了主动权,周末更是直接跌到11.2万,创下三周多来的新低。市场现在就像在玩跷跷板,多头死守11万美元大关,昨天好不容易把价格推到11.56万附近,结果又掉下... ...[详细]
-
说真的,在这个熊市里,能躺着赚钱的项目可真不多。但Uniswap Labs却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只要脑洞够大,DeFi照样能玩出花来。收费策略初见成效10月中旬,Uniswap悄悄搞了个"收费站"——在前端界面对部分热门币种收取0.15%的费用。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变动,却在短短一个月内就给团队带来了114万美元的惊人收入。换算下来,每天能稳稳入账4.4万美元,这可比很多传统企业的盈利能力强多了。我仔...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