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文化钱包革命重作者如何塑创生态粉丝用
说实话,作为一个长期观察互联网经济的学者,我越来越对当前的平台经济感到失望。那些号称要"赋能创作者"的平台,本质上不过是在榨取创作者的剩余价值。每次看到年轻创作者在社交平台上辛勤耕耘却被算法玩弄,我就忍不住想:是时候该做些改变了。
钱包革命:从资产管理到身份象征
记得去年参加Web3峰会时,我和几位资深投资人聊到深夜。我们都意识到,下一代互联网的入口不会是什么花哨的VR设备,而是这个看似普通的数字钱包。但问题是,大多数钱包还停留在"数字存钱罐"的初级阶段。
Luffa提出的"文化原生钱包"概念让我眼前一亮。这就像当年乔布斯重新定义手机一样——它不再只是用来打电话的工具,而是承载着我们的数字生活。在Luffa的构想中,钱包将成为一个完整的粉丝经济操作系统。
粉丝经济的范式转移
说来讽刺,现在的社交平台虽然号称"连接人与人",实际上却在用算法制造隔阂。我有个做音乐的朋友,他的粉丝已经超过10万,但每次发新歌时却要花钱买推广才能让粉丝看到。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Luffa提出的"共益伙伴"模式让人耳目一新。想象一下,当你购买一张数字专辑时,不仅能获得音乐,还能以粉丝的身份参与未来的收益分成。这就像NBA球队让球迷成为股东一样,真正把粉丝从旁观者变成了利益共同体。
隐私保护的最后一战
去年剑桥分析公司丑闻爆发时,我正在给MBA学生上课。有个学生问我:"教授,我们真的没办法保护自己的数据吗?"这个问题让我至今难忘。
Luffa的端到端加密方案让我看到了希望。就像瑞士银行的保险柜一样,你的社交数据完全由你掌控。这种"数据主权"的理念,可能比任何隐私法案都更有效。
真实世界的价值锚定
我经常告诉学生:所有经济活动的最终价值都要回归实体。在Web3领域,我们看到太多空中楼阁式的项目。但Luffa的方案很实在——用线下活动、实体周边的兑换来验证真实的参与。
这让我想起去年在伦敦参加的一个粉丝见面会。主办方用NFT作为入场凭证,结果发现90%的参与者都是真实粉丝。这样的数据比任何算法推荐都更有说服力。
展望未来:文化共识的新纪元
作为一个见证过互联网几次重大变革的人,我敢说Luffa正在做的事情可能会改变游戏规则。这不是简单的技术升级,而是整个创作者经济范式的重构。
当技术遇上文化,当算法让位于共识,我们或许终于能迎来一个人与价值真正连接的互联网时代。虽然前路漫漫,但至少现在,Luffa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本文作者系英国萨里大学商业分析讲席教授,Luffa项目联合创始人。作为连续创业者,曾主导多个互联网创新项目,对数字经济发展有深入研究。)
(责任编辑:零售)
-
谷歌32亿美元豪赌:TeraWulf为何成为AI算力争夺战的关键筹码?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科技金融行业的观察者,我不得不说这次谷歌的大手笔投资确实令人眼前一亮。上周那场看似普通的商务合作,可能正在悄悄改写全球AI算力版图。一场价值32亿美元的"算力婚姻"记得上周四早上,我刚打开彭博终端就看到TeraWulf股价像火箭一样蹿升的画面。原来这家原本专注于比特币挖矿的企业,突然获得了科技巨头谷歌的垂青。32亿美元!这个数字让我不禁想起去年OpenAI融资时的盛况。看来在AI竞... ...[详细]
-
最近市场这波调整,说实话真是让人心惊肉跳。作为一个经历过几轮牛熊的老韭菜,我得提醒各位:市场还没有真正企稳,千万别急着all in!昨晚那波血洗,全球15万多人爆仓,5.37亿美元灰飞烟灭,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比特币:温水煮青蛙式的下跌最磨人比特币这波走势真是让人看不懂,明明该一步到位的,非要玩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把戏。目前11.2万附近徘徊,距离关键支撑位11200-110500就差那么700刀,... ...[详细]
-
看着市场情绪像过山车一样起伏,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上周整个Crypto Twitter还在疯狂吹捧以太坊,转眼间又冒出一堆看空的观点。作为一个经历过几轮牛熊的老韭菜,我想跟大家聊聊我对当前市场的真实感受。历史总会给我们答案每次打开比特币的历史价格走势图,都能发现一些有趣的规律。记得2013年那会儿,我在北京五道口的咖啡馆里第一次接触比特币,当时的BTC在12月达到顶峰。转眼到了2017年,同样的12... ...[详细]
-
作者:Haotian | 来源:X, @tmel0211最近华尔街兴起的DATs模式让金融圈兴奋不已,但作为一个在金融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我不得不泼点冷水——这玩意儿怎么看都像是金融创新的倒退。让我们拨开迷雾,看看DATs背后的真相。DATs到底是啥?DATs(Digital Asset Treasury)说白了就是个"借鸡生蛋"的把戏:公司发股票圈钱,然后用这些钱买比特币、以太坊等加密货币,... ...[详细]
-
说实话,当我看到达利欧宣布退休的消息时,内心涌起一阵莫名的感慨。这位75岁的投资教父用半个世纪的光阴,在华尔街书写了一段传奇。记得我第一次读到他的《原则》时,那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至今难忘。如今,这位"对冲基金之王"终于决定卸甲归田,但他留下的智慧与教训,值得我们反复咀嚼。从两居室到千亿帝国:一个华尔街传奇的诞生1975年,26岁的达利欧在纽约的出租屋里创立桥水基金时,谁又能想到这个小作坊有朝一日会成... ...[详细]
-
说实话,上周五的市场反应真是精彩纷呈。鲍威尔一开口,整个市场就像被按了快进键。这次他明显比之前温和多了,降息预期直接从65%飙升到75%。不过我得提醒各位,9月降息这事还真不能太乐观,关键得看后续三个数据:7月PCE、8月非农和8月CPI。这三个数据要像温顺的绵羊一样平稳,9月降息才算是真正稳了。最近市场情绪简直像个喜怒无常的小孩,一会儿说牛市要完蛋,一会儿又说以太坊成了避风港。以太坊冲击5000... ...[详细]
-
说来讽刺,大多数人活了半辈子都没想过钱到底是什么。我们像呼吸空气一样理所当然地使用着美元、人民币这些纸币,谁敢质疑它们的价值就会被当成疯子。我就是这样长大的——小时候觉得钱包里的钞票和超市里的糖果一样,都是天经地义的存在。觉醒时刻:物价上涨背后的真相直到去年冬天的一个周末,我在超市看到牛肉价格标签时突然愣住了。记得2018年还能用50块钱买两斤牛肉,现在却连一斤都买不起。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了长辈们常... ...[详细]
-
今天这个市场真是热闹非凡,让我这个老金融人都看得目不暇接。先说DeFi板块,现在总市值已经冲到1667亿美元了,这个数字听着就让人兴奋。但说实话,24小时DEX交易量才96亿美元,感觉市场活跃度还有提升空间。再看锁仓量,1564亿美元稳稳地躺在DeFi项目里,前十项目占了大部分,这个资金沉淀量说明市场信心还在。NFT市场这边就更有意思了,总市值220亿美元,24小时交易量28.87亿,这个流动性相... ...[详细]
-
说实话,这次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的演讲比我预想的要有意思得多。那天晚上10点,当鲍威尔站在怀俄明州的讲台上时,全场经济学家都竖起耳朵——大家心里清楚,这位美联储掌门人很可能会给出未来货币政策的重要线索。经济前景暗流涌动鲍威尔一开场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没有像往常那样打官腔,而是直截了当地指出:"伙计们,现在的局面可不太妙。"他用"韧性"这个词来形容当前美国经济,但我感觉更像是给病人打气的话术。说实... ...[详细]
-
最近Lombard的Buidlpad公售让加密圈炸开了锅。作为一个长期观察DeFi发展的业内人士,我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观点——有人把Lombard的BARD比作比特币世界的Tether和Circle。这个类比一下子点醒了我,确实是一针见血的见解。1. 比特币流动性的"总开关"还记得那天看到LBTC被AAVE接纳的新闻时,我正在喝咖啡,差点把咖啡喷到键盘上。要知道,在短短92天内达到10亿美元TV...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