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革命的加顶尖象牙学府塔里格局重塑资产如何数字
还记得2018年那个加密货币市场的寒冬吗?当时比特币跌到三千美元,市场哀鸿遍野,连Facebook都忙着封杀加密货币广告。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谁能想到耶鲁大学竟然带头"抄底",联合哈佛、斯坦福等名校投了Paradigm和a16z两支加密基金。现在看来,这群"书呆子"可比华尔街那帮西装革履的家伙有远见多了。
名校捐赠基金的"叛逆"选择
上周SEC披露的13F文件简直让人大跌眼镜——哈佛这个532亿美元的"金融巨鳄",居然把1.16亿美元的比特币ETF放在前五大持仓里,比谷歌和英伟达还要靠前。说实话,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消息时还以为数据出错了。但这些大学可不是一时头脑发热,人家早在2018年就开始秘密布局了。
记得当年大卫·斯文森主导耶鲁投资时,业内一片哗然。这位"耶鲁模式"的开创者可是出了名的保守派,谁能想到他会把校友们的捐款往加密货币这个"大赌场"里砸?现在看来,他简直是个预言家。Paradigm后来投资的Uniswap等项目,哪个不是赚得盆满钵满?
名校帮派:加密江湖的隐形规则
在这个标榜"Don't Trust, Verify"的去中心化世界里,校友关系反倒成了最靠谱的信用背书。我在硅谷参加Web3会议时经常发现一个有趣现象——那些谈笑风生的创始人,十有八九不是斯坦福就是MIT的校友。
清华系在中文区的统治力就更不用说了。从火币李林到Conflux姚班团队,再看看北大的孙宇晨和吴忌寒,你就明白为啥有人说"区块链圈"就是"校友圈"。去年我在杭州参加Web3峰会时,Stepn创始人开玩笑说:"我们浙大系的项目不需要路演,直接找学长投就完了。"
从实验室到区块链:技术的轮回
最让我感慨的是MIT Digital Currency Initiative的故事。谁能想到上世纪80年代几个教授研究的零知识证明,会在40年后成为Web3的基石技术?MIT教授Silvio Micali亲自下海做Algorand的场景,简直就像爱因斯坦跑去创业一样魔幻。
伯克利的区块链孵化器更是把学术优势发挥到了极致。他们每年孵化的项目就像流水线上的特斯拉,Galxe、Osmosis这些明星项目都是从这里起步的。有时候我在想,这不就是21世纪的"贝尔实验室"吗?
写在最后
当我看到普林斯顿四位校友联合捐赠2000万美元做区块链研究时,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加密行业表面上是技术的革命,骨子里却是人才的竞争。这些名校就像武侠小说里的名门正派,不仅培养弟子,还给他们人脉和资源。
现在回过头看2018年耶鲁的那笔投资,早已不是简单的财务决策,而是一次教育界对未来的集体投票。正如Matt Huang当年说的:"泡沫不是比特币的缺陷,而是它成长的必经之路。"现在看来,这群象牙塔里的"书呆子"才是最懂泡沫价值的人。
(责任编辑:视角)
-
最近香港拟推出的稳定币监管法案引起了不少讨论,让我不禁思考:为何各国对稳定币的态度如此迥异?这背后到底反映了什么?作为一个长期关注金融科技的观察者,我想分享一些自己的见解。暗流涌动的货币主权之争表面上看各国是在监管稳定币,实际上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货币主权保卫战"。记得去年参加区块链峰会时,一位央行官员私下说:"稳定币就是21世纪的新型货币殖民工具。"这话虽然尖锐,但不无道理。美国在这方面显然是先... ...[详细]
-
LINK鲸鱼玩家再现扫货模式:300万枚代币被神秘大户收入囊中
最近24小时,加密货币圈子里上演了一出好戏。Chainlink的"深海巨鲸"们突然活跃起来,一口气吞下了300多万枚LINK代币。这让我想起去年DeFi热潮时类似的一幕——当时这些大户的集体动作往往预示着后续行情。LINK价格昨天上演了一出过山车行情,先是冲到7.4美元高位,随后又回落到7.23美元附近。说实话,3%的涨幅在币圈不算什么大新闻,但背后这些鲸鱼玩家的动作却耐人寻味。我注意到,近期超过... ...[详细]
-
以太坊这个周末可真是热闹非凡!在经历了前期的窄幅震荡后,终于在1780美元附近找到了支撑点,随后便开始了令人振奋的上涨行情。说实话,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加密货币市场的观察者,看到以太坊能够连续突破1800和1870两道重要阻力位,还是让我感到相当兴奋的。今早最高触及1913美元后出现的回调,其实完全在情理之中。毕竟1900美元这个心理关口确实太重要了,多空双方在这个位置展开拉锯战再正常不过了。目前价格... ...[详细]
-
最近比特币市场的表现让人有点揪心啊!价格就像坐上了过山车,在11.2万到11.6万美元这个区间来回折腾。作为一名在这个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我发现这次回调确实有点不同寻常。当前市场状况分析昨天的行情简直惊心动魄!比特币先是跌破11.5万美元这个重要心理关口,接着又失守11.3万美元的关键支撑位,最低跌到11.3万美元附近。好在多头还算给力,价格又反弹到了114300美元左右。不过说实话,每次看到... ...[详细]
-
今天清晨的行情简直是惊心动魄。比特币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直线下跌,最低触及108666美元,把上周五追高的人都套得死死的。说实话,这种暴跌我早有预感 - 上周那波14%的疯狂上涨时,我就已经闻到血腥味了。血淋淋的数字背后看看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24小时内9.04亿美元灰飞烟灭,20多万投资者账户归零,其中90%都是做多的。最惨的是HTX交易所里某个倒霉蛋,一笔就亏掉了3924万美元。如果把时间拉长到... ...[详细]
-
最近哈萨克斯坦在数字货币领域有了大动作,说实话这让我想起前几年中国推进数字人民币时的场景。9月15日,哈萨克斯坦国家银行宣布了一个重要决定:将银行间支付中心改组成全新的国家支付公司(NPC)。这个机构可不简单,它不仅要管传统的支付清算业务,还要负责数字坚戈这个国家数字货币的落地工作。说实话,这个安排挺有意思的。NPC就像是一个数字货币的"总设计师",既要维护现有的金融基础设施稳定运行,又要推动数字... ...[详细]
-
最近偶然翻到区块律动的一篇深度分析,标题很有意思:《Base提的"内容代币基本面",为什么让Solana反应这么大?》。说实话,这种标题党式的文章我平时可能直接划走,但那天不知怎么就点进去了。结果发现里面藏着不少有意思的观察,特别是关于当下加密生态各个赛道的发展现状。内容代币的困局文章主要讨论的是ZORA领衔的内容生态。说起这个,我去年就关注过ZORA。那时每天看着一堆NFT项目像放烟花似的往外冒... ...[详细]
-
美国监管双拳出击:SEC过后 CFTC准备如何收拾加密残局?
当我听到CFTC委员Caroline D. Pham最近的发言时,不禁想起华尔街那句老话:"监管永远比市场慢半拍"。在周四的卡托研究所会议上,Pham委员的发言透露着强烈的监管信号——CFTC正准备对加密货币市场"动真格"。说实话,这让我想起了去年夏天SEC主席Gensler那番火药味十足的讲话,当时他直接把加密行业比作"骗子集中营"。而现在看来,CFTC似乎也要加入这场监管风暴了。监管大佬的"两... ...[详细]
-
作为加密货币领域最会玩资本运作的公司,Strategy(原MicroStrategy)正在上演一场令人叹为观止的金融魔术表演。这家公司独创的多层次资本结构,就像精心设计的俄罗斯套娃,每一层都藏着不同的投资收益密码。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加密金融的观察者,我必须说,这可能是当前市场上最聪明的比特币投资架构。不是简单的融资,而是资本的艺术Strategy的融资策略让我想起华尔街那些经典的资本运作案例。他们不... ...[详细]
-
资本市场就像一位充满智慧的老者,总是以它特有的节奏教导着我们。每当我想起这些年来的交易经历,最深的感悟就是:市场从不会辜负认真的人,但也不会轻易奖赏侥幸者。正如我的老师常说的,在这个市场上,耐心和纪律往往比聪明才智更重要。比特币走势分析昨日的比特币行情简直堪称教科书般的完美,我们精准地把握了35800的最低点和36500的最高点。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牛熊转换的老手,我特别想提醒新手朋友们:这种精准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