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新 > 能否撼动后暗a热潮背藏的隐忧

能否撼动后暗a热潮背藏的隐忧

2025-09-17 23:27:45 [研究] 来源:币圈智投

最近加密圈里最热闹的话题,莫过于Coinbase旗下的Base链凭借Zora这个新锐平台掀起的SocialFi热潮。说实话,作为一个在加密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看到这种突如其来的热度,我既兴奋又带着几分警惕。

病毒式传播的魔力

记得7月中旬Coinbase钱包改名Base App那天,整个加密推特都在疯狂转发这个消息。我当时就觉得这事不简单——毕竟Coinbase这个老牌交易所的影响力可不是闹着玩的。果然,第二天Base上的代币发行量就像坐了火箭一样往上窜,从7557个直接飙到22098个,这速度比我去年追的某个土狗币拉升还快。

Zora这个平台确实抓住了当下年轻人的心理。它让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每个帖子都能变成可交易的代币,这种玩法简直是为00后量身定制的。我有个95后的加密新手朋友最近就沉迷于此,天天在Zora上发帖,还兴奋地跟我说"这次真的要财富自由了"。看着他热情高涨的样子,我不禁想起2017年ICO狂潮时那些意气风发的创业者。

繁荣背后的泡沫

但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牛熊转换的老韭菜,我必须泼点冷水。Glider联合创始人Brian Huang说得很实在:"大多数用户根本不知道他们进入的是一个充满陷阱的市场。"我在Zora上做了个小测试,发布了一个代币化的帖子,结果就像往大海里扔了块石头,连个水花都没溅起来。

这让我想起了Solana上的Pump.fun。去年我也玩过一阵,那种一天能冒出上万枚meme币的场景至今记忆犹新。但残酷的现实是,99%的代币最后都变成了归零的艺术品。现在Zora上的热闹,不过是换了个马甲重演历史罢了。

Solana的护城河

虽然Base最近风头正劲,但要撼动Solana的地位还为时尚早。我上周试着在Solana和Base上各做了几笔交易,Solana的速度和手续费优势依然明显得像黑夜里的灯塔。

更重要的是,Solana这些年积累的生态不是盖的。DeFiLlama的数据显示,Solana上的TVL是Base的好几倍,各种成熟的DeFi协议更是Base望尘莫及的。就像我常跟新手说的:"链上生态就像老汤底,不是一朝一夕能熬出来的。"

未来的不确定性

Base最近的爆发让我想起去年大火的Friend.tech,当时也是风光无限,现在呢?基本已经凉透了。Zora会不会重蹈覆辙?说实话,我心里是打鼓的。

Aerodrome CEO Alexander Cutler的观点很有意思,他说Zora吸引了很多圈外用户。这确实是个好现象,但问题是这些用户来了能留多久?加密世界最不缺的就是昙花一现的爆款。

说到底,Base要想真正挑战Solana,光靠SocialFi的热度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建立起完整的金融基础设施,培养出忠实的开发者社区,这些都需要时间的沉淀。正如我的老前辈常说:"在区块链世界,活得久才是王道。"

目前看来,Solana依然是那个最有可能挑战以太坊的"以太坊杀手",而Base更像是加密世界里的新晋网红,能红多久,还是个未知数。

(责任编辑:开源)

推荐文章
  • 2.7万港元一张的比特币VIP门票,到底值不值?

    2.7万港元一张的比特币VIP门票,到底值不值? 最近比特币圈子里最火的话题,莫过于即将在香港举行的比特币峰会了。说实话,当我第一次看到那个"巨鲸通行证"的价格标签时,差点没把咖啡喷出来——3499美元!换算成港币差不多2.7万,够我全家去趟东南亚玩一周了。这门票设计可真会玩不过不得不说,主办方这招玩得真妙。免费票+Pro票+VIP票的三级体系,把从入门小白到行业大佬一网打尽。你看拉斯维加斯那场,2.5万张免费票两天就被抢光,每张还附赠价值199... ...[详细]
  • 华尔街的数字恐惧症:当传统金融遇上加密浪潮

    华尔街的数字恐惧症:当传统金融遇上加密浪潮 最近在华尔街咖啡厅里听到一个有趣的对话:一位年轻的分析师兴奋地谈论着比特币ETF创纪录的资金流入,而坐在对面的资深基金经理却皱着眉头,仿佛在听天方夜谭。这完美诠释了当前金融界对加密货币的矛盾态度。冰火两重天的市场现状数据显示,贝莱德的加密ETF持仓中,高盛竟然成了最大买家;与此同时,美国银行的调查却显示75%的基金经理仍在"加密隔离区"里纹丝不动。富兰克林邓普顿的Max Gokhman告诉我:"这... ...[详细]
  • 以太坊5000美元大关:牛市新起点还是山顶信号?

    以太坊5000美元大关:牛市新起点还是山顶信号? 这个周末的加密货币市场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比特币刚冲上11.7万美元的历史新高,转眼就跌回11.2万美元附近徘徊。作为一个经历了多轮牛熊的老韭菜,我不得不说这次的行情特别有意思。市场上那些"聪明钱"似乎正在悄悄玩一场乾坤大挪移,从比特币撤退,转而杀入以太坊。说实话,现在比特币112,763美元的价位确实让人捏把汗,比周末的巅峰跌了将近2.4%。还记得周六凌晨那波疯涨吗?当时鲍威尔暗示9月可能降息... ...[详细]
  • 比特币回调:这轮牛市真的要谢幕了吗?

    比特币回调:这轮牛市真的要谢幕了吗? 作为在金融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投资者的记忆比金鱼还要短。最近比特币从12.4万美元的高点回落,市场立刻响起一片"牛市终结"的哀嚎,这让我不禁摇头。要知道,今年比特币已经上涨20%,而去年更是暴涨近200%。别被恐慌情绪牵着鼻子走现在的财经媒体就像一群惊弓之鸟,整天忙着制造恐慌。每次回调都有人跳出来说"看吧,比特币泡沫要破了"。但作为一个见证了多轮牛熊转换的老兵,我要说:... ...[详细]
  • 投机狂欢背后的真相:区块链如何重塑金融格局

    投机狂欢背后的真相:区块链如何重塑金融格局 说起"互联网资本市场",现在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区块链这个"数字炼金术"创造的奇迹。说实话,每次看到稳定币、NFT这些新玩意儿,我都觉得像是在看一场魔法表演——钱袋子里的钱突然就能在全球各地自由流动了。但作为一个从2017年就混迹币圈的"老韭菜",我得告诉你,这背后的故事可精彩多了。记得最早接触ICO的时候,那简直就是一场"谁比谁更能吹"的比赛。Bitconnect这种项目,现在回头看简直像个笑... ...[详细]
  • 当数据遇上区块链:RDA如何让企业沉睡的数据活起来

    当数据遇上区块链:RDA如何让企业沉睡的数据活起来 最近在上海金融圈里,RDA(真实数据资产)成为了最热门的谈资。作为一个长期关注数字经济发展的观察者,我亲眼目睹了这场数据资产化革命正在悄然改变企业的融资方式。还记得去年参加上海数据交易所的闭门研讨会时,汤奇峰总经理那番激情洋溢的演讲,让我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个技术概念,更是一场深刻的资产革命。从实验室到市场:RDA的成长之路说来有趣,RDA的诞生就像是个"意外收获"。最初上数所团队只是想解决企业数据确... ...[详细]
  • 为什么在A股赚钱比登天还难?老股民的肺腑之言

    为什么在A股赚钱比登天还难?老股民的肺腑之言 前两天收到一位粉丝的私信,他说:"股市现在这么红火,闭着眼买沪深300就行了呗?再不济买创业板50,就算被套了,等中国经济回暖总能解套吧?"这话听起来挺有道理,但作为一个在股市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老韭菜,我必须说:这个想法太天真了!我认识一位券商的朋友,他经常跟我吐槽:90%的客户账户都亏钱,不是因为他们不懂价值投资,而是受不了心魔作祟。就像巴菲特说的那句"没人愿意慢慢变富",这个道理简单到连我奶奶... ...[详细]
  • 比特币关键点位争夺战:11万关口能否守住?

    比特币关键点位争夺战:11万关口能否守住? 今天凌晨的市场真是让人捏把汗啊!比特币又一次来到了112000美金这个敏感位置,就像个调皮的孩子反复试探家长的底线。说实话,作为在这个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我看到这种反复测试支撑的情况,内心总会产生一些不太好的预感。比特币走势陷入胶着112000这个位置已经被摸了三四次了,每次反弹都显得有气无力的。这让我想起去年某个相似的技术形态,那次最终还是没能撑住。从盘面来看,短期内跌破这个支撑位的概率不小... ...[详细]
  • 稳定币争夺战:一场重塑全球金融格局的产业革命

    稳定币争夺战:一场重塑全球金融格局的产业革命 这周的稳定币市场可谓硝烟弥漫,各国政府和大企业都在紧锣密鼓地布局这个新兴领域。说实话,这场争夺战已经超出了单纯的加密货币范畴,正在演变成一场关乎未来金融主导权的全球竞争。国家层面:一场看不见硝烟的货币战争最近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亚洲三强中日韩不约而同地加快了本币稳定币的推进速度。这让我想起上世纪80年代各国争夺SWIFT主导权的场景。只不过这次,战场转移到了区块链上。美联储两位理事的发言特别值... ...[详细]
  • 美国政府把GDP数据搬上区块链?这事儿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美国政府把GDP数据搬上区块链?这事儿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说实话,当我看到美国商务部这个最新动作时,第一反应是:"这帮人又在玩什么新花样?"2025年7月起,美国商务部居然要把GDP数据同时发布在9条主流区块链上。与此同时,Chainlink这个预言机巨头也不甘落后,宣布要把6个关键经济指标同步到10条链上。政府的数据上链骚操作还记得2025年8月28日那天,美国经济分析局发布的那份GDP报告吗?他们把二季度实际GDP增长率修正为3.3%。说实话,这个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