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词 > 密市金融巨鳄当贝盯上邂逅莱德浪漫坊场的以太一场与加

密市金融巨鳄当贝盯上邂逅莱德浪漫坊场的以太一场与加

2025-09-27 09:15:03 [资源] 来源:币圈智投

金融界的"巨无霸"贝莱德又一次在加密货币市场掀起了波澜。这家管理着近10万亿美元资产的金融巨头,最近向SEC提交了以太坊现货ETF的申请。消息一出,整个加密圈都沸腾了——以太坊价格就像坐了火箭,短短时间内从1880美元飙升至2100美元上方,涨幅接近10%。

历史重演?贝莱德的"点金术"

这一幕似曾相识。还记得今年6月吗?当时贝莱德申请比特币现货ETF的消息,直接让比特币暴涨20%。看来这家金融巨头的每一次举手投足,都能在加密市场掀起惊涛骇浪。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加密市场的金融从业者,我不得不感慨:在传统金融与加密世界的碰撞中,贝莱德就像一位优雅的指挥家,轻轻挥动指挥棒就能让整个市场随之起舞。

ETF这种投资工具确实为普通投资者打开了方便之门。想象一下:你既想投资以太坊,又不想操心私钥管理、钱包安全这些让人头疼的技术问题,现货ETF简直就是为你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这也难怪市场反应如此热烈——毕竟在去年经历了"加密寒冬"之后,投资者们已经饥渴难耐地寻找新的突破口。

监管迷雾中的博弈

但别高兴得太早。SEC的审批流程就像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最长可能需要240天才能揭晓结果。更棘手的是,以太坊的监管地位至今仍是个谜。记得SEC主席Gensler在国会听证会上那番暧昧不清的表态吗?当被问及以太坊是否属于证券时,他就像个老练的政客,完美地避开了所有直接回答。

有趣的是,尽管SEC在起诉Coinbase和币安时列出了数十种"未注册证券",以太坊却奇怪地缺席了这份名单。这种微妙的监管处境让我想起一句华尔街老话:"监管的不确定性,就是最大的风险溢价。"

以太坊的"双重人格"困境

作为一个同时具备"数字黄金"和"智能合约平台"双重身份的特殊存在,以太坊在加密世界中的表现总是充满戏剧性。在过去几年里,它既不像比特币那样纯粹作为"数字黄金",也不像Solana那样野心勃勃地追求高性能。这种独特的定位让以太坊在2023年陷入尴尬——当比特币因现货ETF预期而风光无限时,以太坊却像个被遗忘的配角,交易量和网络活跃度都乏善可陈。

记得去年11月查看数据时,我惊讶地发现以太坊的实际波动率居然创下了五年新低。这在向来以高波动著称的加密市场简直是个奇迹——或者说,是个危险的信号。就像老练的交易员常说的:"当市场不再波动,要么是暴风雨前的宁静,要么是投资者已经失去了兴趣。"

投资者的两难选择

面对这种情况,普通投资者该怎么办?我的建议是:保持冷静,不要被FOMO情绪裹挟。现货市场虽然直接,但中心化交易所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FTX的教训还历历在目。而那些所谓的"以太坊期货ETF",实际上追踪的却是比特币价格,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操作简直让人哭笑不得。

对于愿意承担更高风险的投资者,可以考虑多空对冲策略。比如做多以太坊的同时做空一些高beta的竞争币。不过要记住,加密货币市场的相关性往往在危机时刻会出人意料地增强——就像2008年金融危机时,所有资产类别都表现出惊人的同步下跌。

最后,灰度的以太坊信托(ETHE)或许是个值得关注的另类选择。目前18%的折价确实诱人,但要警惕这个折价可能永远不会消失的风险。就像我常对客户说的:"在金融市场,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某个机会看起来太好,那它很可能隐藏着你没看见的风险。"

说到底,贝莱德的这次申请更像是一个信号弹,它标志着传统金融与加密世界的融合正在加速。但在这场融合完成之前,我们可能还要经历一段充满不确定性的旅程。作为投资者,保持清醒和耐心或许是最重要的生存法则。

(责任编辑:战略)

推荐文章
  • 2025年市场观察:当狂欢遇上隐忧

    2025年市场观察:当狂欢遇上隐忧 站在2025年的中场回望,金融市场活像一场盛大派对,宾客们尽兴狂欢之际,角落里却隐约可见几个准备悄悄离场的客人。作为一名在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我总忍不住想起2000年和2008年的那些教训——当保证金债务创下1.008万亿美元新高时,这个数字在我眼中既是流动性的盛宴,也可能是潘多拉魔盒的钥匙。杠杆游戏的狂欢与隐痛最近有个有趣的发现:纽约某券商营业部的融资账户开户量,竟然超过了当地星巴克的新会员... ...[详细]
  • 当ETF遇上BRC20:加密市场的冰与火之歌

    当ETF遇上BRC20:加密市场的冰与火之歌 最近币圈的朋友们都在热烈讨论BRC20这个新宠,ordi、sats这些代币简直成了聊天必备话题。说实话,作为一个经历过几轮牛熊的老韭菜,看到这种场景总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今天想和大家聊聊BRC20的狂欢背后,以及即将到来的ETF会给市场带来怎样的蝴蝶效应。ETF:打开传统资金的水龙头现在的市场就像个被ETF牵动的木偶,每次传出新消息都能引发一阵躁动。这让我想起2003年黄金ETF刚推出时的情形。记... ...[详细]
  • 以太坊强势领跑 新一轮Layer2和LSDfi投资机会浮出水面

    以太坊强势领跑 新一轮Layer2和LSDfi投资机会浮出水面 昨天市场发生了一件大事,以太坊价格像坐了火箭一样从1888美元飙升至2112美元,短短一天涨幅就超过10%。这背后主要有两个关键消息:首先是全球资管巨头贝莱德向纳斯达克提交了以太坊现货ETF的申请,其次他们在特拉华州注册了以太坊信托。更令人期待的是,包括灰度、Ark Invest在内的多家知名机构也在排队申请。作为一名在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我不得不说这个消息确实给市场打了一剂强心针。为什么说... ...[详细]
  • BitGo掌门人揭秘:比特币ETF获批之路荆棘丛生

    BitGo掌门人揭秘:比特币ETF获批之路荆棘丛生 当大家都在为比特币ETF即将获批而欢呼时,BitGo的CEO Mike Belshe却给我们泼了一盆冷水。这位在加密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将最近在彭博电视台的采访中直言不讳:别高兴得太早,SEC的绿灯可能没那么容易亮起来。作为一个见证过数轮牛熊转换的行业老兵,Belshe的谨慎态度其实不无道理。他说自己"既期待又怕受伤害"——虽然ETF申请人与SEC的谈判看起来挺顺利,但最后关头被毙掉的可能性依然不小... ...[详细]
  • 稳定币的生死时速:企业如何在2025监管风暴中突围

    稳定币的生死时速:企业如何在2025监管风暴中突围 说实话,谁也没想到稳定币会火成这样。记得三年前我第一次接触USDC时,身边做外贸的朋友还在嘲笑这是"虚拟玩具"。如今再看,这些"玩具"正在重塑全球商业的支付格局。监管风暴来袭:货币主权争夺战白热化最近参加了几场央行闭门会,气氛相当微妙。国际清算银行的老学究们急得直跳脚,连发报告警告稳定币可能"蛀空"国家货币主权。欧洲央行更是不留情面,直接放话说要加速推进数字欧元,摆明了要和私人稳定币抢地盘。最让我... ...[详细]
  • 11月14日行情观察:关键点位如何把握?

    11月14日行情观察:关键点位如何把握? 昨天我们聊到"孕线"这个技术形态,有些朋友可能觉得太理论化。其实说白了,就是找准区间的高点和低点来操作。我常跟学员们说,交易就像玩德州扑克,怕输钱就别上桌。这本来就是个概率游戏,我们要做的就是寻找那些赢面大的机会。记得37500这个位置吗?从上周开始我就反复强调,这个点位简直就像个"老顽固",每次触碰都有反应。昨天我们的策略精准命中,1200点的收益已经稳稳落袋。以太坊方面,2090这个关键位也如... ...[详细]
  • 当技术致富遇上法律红线:一个律师眼中的私钥破解陷阱

    当技术致富遇上法律红线:一个律师眼中的私钥破解陷阱 作为一名常年和法律打交道的专业人士,最近总有人咨询我关于"私钥碰撞"这种所谓的致富捷径。说实话,每次听到这个话题,我的职业敏感度就立马拉响警报——这简直就是在法律边缘疯狂试探的危险游戏。币圈盗窃背后的"财富幻觉"记得去年处理过一起虚拟货币纠纷案,当事人就是被所谓的"私钥破解工具"坑得血本无归。这种骗局其实特别像我们小时候玩的"中奖刮刮卡"——明摆着是个坑,但总有人抱着侥幸心理往里跳。币圈这些年来,... ...[详细]
  • 当区块链遇上AI:一场即将爆发的技术革命

    当区块链遇上AI:一场即将爆发的技术革命 说实话,作为一个长期关注科技趋势的观察者,我越来越相信我们正站在一个历史性的交汇点。就像当年电报遇上铁路、互联网遇上光纤一样,区块链和人工智能(AI)的碰撞注定要改写技术发展史。为什么区块链能成为AI的最佳拍档?最近OpenAI和Anthropic这些AI巨头忙着筑高墙的事儿让我有点担忧。他们囤积数据、垄断算力,把原本开放创新的生态搞得支离破碎。这不,前几天我还在一个开发者论坛看到有人在抱怨:现在... ...[详细]
  • PayPal开启数字货币变现新时代

    PayPal开启数字货币变现新时代 朋友们,你们还记得PayPal开始支持加密货币购买时引起的轰动吗?现在这家支付巨头又给我们带来了新惊喜!他们刚刚推出了"Off Ramps"服务,让美国用户可以直接把加密货币钱包里的数字资产变成实实在在的美元,存入PayPal余额。这意味着什么?以后想用比特币买个咖啡、给朋友转账或者还信用卡都变得轻而易举了。说实话,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加密市场的观察者,我认为这是加密货币走向主流的重要一步。PayPa... ...[详细]
  • 区块链架构的楼层划分:从底层基建到上层应用

    区块链架构的楼层划分:从底层基建到上层应用 每次看到区块链行业的"第几层"这种说法,我都觉得特别像是在聊建筑。想象一下,区块链就像一栋现代化大楼,不同楼层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共同构成了这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地基与骨架:不可或缺的第1层L1就好比这栋建筑的地基和主体结构。没有它,其他一切都不复存在。这里定义了区块链最本质的特性,就像建筑师决定了用什么样的钢筋水泥。比如比特币选择PoW(工作量证明)作为它的"建筑材料",而以太坊2.0则改用PoS(...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