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 > 的崩行业信用塌与重建

的崩行业信用塌与重建

2025-09-28 11:13:33 [方案] 来源:币圈智投

在读完无数篇关于Token2049的会议感想后,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些文字里弥漫着一种奇特的情感混合物——对牛市的渴望、对现状的绝望,以及为了证明参会价值而硬挤出来的各种"创见"。说实话,这种状况让我挺感慨的。

行业信用的崩塌与重建

很多人可能还没意识到,我们这个行业最严重的问题不是价格波动,而是信用基础的崩塌。记得2008年我刚接触比特币时,它代表的是对传统金融体系不信任的解决方案。讽刺的是,十几年后,加密行业本身反而成了需要重建信任的对象。

我们曾经理所当然地享受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积累的投资者信任,挪用着传统金融体系的治理框架,却没能保护好这些宝贵的基础设施。就像借用邻居的花园开派对,结果把草坪踩得一塌糊涂。现在派对结束了,是时候拿起铁锹开始修复工作了。

与其整天盯着K线图幻想下一轮牛市,不如问问自己:今天我为重建行业信用做了什么?在这个问题上,我特别想给那些埋头做实事的builder们点赞——他们才是这个行业真正的脊梁。

三个值得关注的深层变量

1. 机构入场:从散户狂欢到专业玩家

每次听到"比特币减半周期"的论调,我都忍不住想笑。说真的,我们才刚经历完第一个完整周期——我称之为"美元量化宽松的散户狂欢期"。想象一下,这就像是在观察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预测自己的马拉松成绩。

真正的考验在于:我们能不能从Binance主导的"超级赌场"模式,进化到一个机构投资者也愿意认真参与的市场。注意,我说的不是PayPal发个稳定币这种表面功夫,而是什么时候能在汇丰银行的APP里看到流畅的数字资产交易入口。

2. 利差困境:寻找加密世界的"余额宝"

最近大家都在谈论RWA(真实世界资产代币化),但很少有人问那个关键问题:用户为什么要上链买链下资产?这就像在电商平台卖超市里随手可得的矿泉水——总得给个理由吧?

更让我忧心的是,我们连一个像样的"加密版余额宝"都没有。想想看,新用户好不容易学会了用钱包,却发现钱放在里面每天都在被通胀吃掉。这不就等于变相逼着大家去赌大小吗?这种情况下谈什么大规模采用,纯属自欺欺人。

3. 信任悖论:在众目睽睽下犯错

最讽刺的是,我们构建的是一个"去信任"系统,但前提却是需要人们先信任这个系统。更不容易的是,传统银行搞砸了可以偷偷修改数据,而我们每次安全事故都要被放在显微镜下审视。

最近我特别喜欢约见新项目的创始人,不是为了找投资机会,而是想看看谁在认真解决信任问题。有时候一个靠谱的创始人,比十个天花乱坠的白皮书更有说服力。

长期主义的勇气

作为早期投资人,我经常被同行吐槽太理想主义。他们说现在市场环境这么差,应该多关注短期套利机会。但我始终认为,这个行业最缺的不是聪明人,而是愿意"笨拙"地坚持长期价值的傻子。

最近读马斯克传记时特别有感触——SpaceX坚持了20年才看到今天的成果。书里提到的"白痴指数"概念让我眼前一亮:任何价格远超原材料成本的领域,都意味着巨大的创新空间。把这个思路用在金融领域,你会发现到处都是机会。

所以,与其写那些套路化的会议感想,不如问自己一个更实在的问题:我们到底是在建造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东西,还是在制造下一轮泡沫的燃料?在这个问题上,我选择做前者——虽然这条路更艰难,但至少晚上能睡得踏实。

(责任编辑:头条)

推荐文章
  • 市场风向标:BTC空头信号明显,ETH多头格局稳固?

    市场风向标:BTC空头信号明显,ETH多头格局稳固? 朋友们好,今天我们来聊聊加密货币市场的最新动向。说实话,最近的行情让人有点捉摸不透,但通过深入分析还是能找到一些眉目的。BTC:空头占据上风还记得8月1日我们聊过的那个楔形走势吗?现在完全应验了。BTC价格在跌破楔形后尝试反弹,但每次冲高都被无情地打下来,那些长长的上影线看着就让人心疼,明显是有人在逢高抛售。更让人担忧的是,价格连前期高点都没能突破,成交量也在萎缩——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我个人觉得... ...[详细]
  • 加密货币市场周观察:USDT市值破纪录,BRC20赛道持续升温

    加密货币市场周观察:USDT市值破纪录,BRC20赛道持续升温 近期加密市场的表现真是让人眼前一亮,特别是稳定币板块的强劲表现。USDT这个"加密美元"的市值已经突破870亿美元大关,创下历史新高。这个数字背后反映的是市场流动性的持续涌入,以及投资者对加密市场的信心恢复。BRC20赛道持续火热SATS作为BRC20赛道的明星项目,最近24小时链上交易量就达到400万美元,已经登陆多家主流交易所。我个人觉得BRC20这个概念特别有意思,它把比特币网络玩出了新花样... ...[详细]
  • 链上新资产:大所上线后的真实剧本

    链上新资产:大所上线后的真实剧本 作为一个在加密货币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见过太多新资产上市后的剧本重演。今天想和大家聊聊这个残酷但真实的规律。历史总在重演记得2020年那个疯狂的DeFi Summer吗?UNI和SUSHI这两个标志性代币,在空投后经历了多么惨烈的洗盘。我当时就眼睁睁看着UNI从高点一路下泄,那种感觉就像坐过山车到了最高点突然发现安全带松了。再看看ORDI这个典型案例,它在OKex上被反复摩擦了整整6个月,... ...[详细]
  • 当铭文热潮卷土重来,普通投资者该如何应对?

    当铭文热潮卷土重来,普通投资者该如何应对? 昨天那篇文章发出后,不少朋友私信问我是不是特别看好ORDI?其实我想表达的不是具体看好哪个项目,而是想聊聊什么样的协议更值得长期关注。作为一个在圈子里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越来越觉得技术迭代就像时尚潮流一样永不停歇—今天的热点明天可能就过时了,真正重要的是抓住那些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核心特质。什么样的铭文协议更有生命力?在我的观察中,具有长期价值的铭文协议通常具备这几个特征:首先数据必须真实... ...[详细]
  • 加密货币市场大地震:20万投资者一夜归零,牛市神话破灭?

    加密货币市场大地震:20万投资者一夜归零,牛市神话破灭? 谁能想到,期待已久的比特币反转不仅没来,反而给我们上演了一出"跳水"大戏。这场突如其来的暴跌就像一桶冰水,把那些喊着"疯牛来了"的投资者浇了个透心凉。比特币这一跌不要紧,直接把走势还不错的以太坊和山寨币们都拖下了水,这剧情简直和周线MACD死叉背离的预测一模一样。说实话,作为一个老韭菜,我倒觉得这未必是坏事。你们注意到了吗?最近以太坊和山寨币正在疯狂吸收比特币的资金,逼得那些死守BTC的人不得不出... ...[详细]
  • 手把手教你:如何把DOT资产安全转移到Moonbeam网络

    手把手教你:如何把DOT资产安全转移到Moonbeam网络 作为一个经常在波卡生态里摸爬滚打的"老韭菜",我发现Moonbeam这个与以太坊兼容的平行链特别适合开发者。今天就来分享下我的实战经验,教大家如何把波卡主网上的DOT资产搬到Moonbeam上使用。准备工作很重要首先得提醒各位,操作前一定要确认自己在Moonbeam官网(moonbeam.network)操作,千万别跑到Moonriver或Moonbase Alpha测试网去了!我就吃过这个亏,差... ...[详细]
  • 3000亿重金出击!国家大基金三期揭开中国芯片产业新篇章

    3000亿重金出击!国家大基金三期揭开中国芯片产业新篇章 记得2019年大基金二期成立时,整个半导体圈都沸腾了。四年过去,这支"国家队"又要升级了!11月17日这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国家大基金三期正式亮相,3000亿的募资规模直接把前两期甩开几条街。作为一名关注半导体行业多年的观察者,我亲眼见证了大基金这些年如何精准发力。二期那会儿,他们就特别聪明地把钱投在了智能汽车、AI、5G这些朝阳产业上,结果证明这步棋走得漂亮。现在三期来了,光财政部的600亿注资就... ...[详细]
  • 比特币减半:牛市信号还是市场幻觉?

    比特币减半:牛市信号还是市场幻觉? 每当比特币减半临近,整个加密货币圈就会陷入一种近乎宗教般的狂热期待。作为一个经历过三轮完整牛熊周期的观察者,我想说事情可能没这么简单。那些年我们追过的比特币还记得2009年冬天,那个在赫尔辛基服务器上诞生的"数字黄金"吗?当时的比特币还只是极客们的小众玩具,谁能想到它会在2013年飙升至1202美元?我至今记得当时市场那种疯狂的气氛,交易所门口排起长队,连街边卖菜的大妈都在讨论比特币。2017年的... ...[详细]
  • 一场点燃Web3创意火花的盛宴:GUI INU黑客马拉松深度解读

    一场点燃Web3创意火花的盛宴:GUI INU黑客马拉松深度解读 在这个炎热的夏季,Web3世界迎来了一场令人振奋的创意风暴。GUI INU举办的这场为期近两个月的线上黑客马拉松,简直就像是为区块链开发者们量身定制的狂欢派对!232名注册开发者,90个大胆创新的项目,这个数字本身就说明了这场活动的火爆程度。创意碰撞的48天从6月6日到8月1日,这场马拉松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创意无极限"。我亲眼见证了许多项目从最初的一个简单想法,经过导师们的悉心指导,最终蜕变成令... ...[详细]
  • ANOME卡牌游戏深度体验:一场颠覆传统的链游革命(下篇)

    ANOME卡牌游戏深度体验:一场颠覆传统的链游革命(下篇) 大家好,我是老王,一个在游戏圈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老玩家。今天继续和大家聊聊这个让我眼前一亮的ANOME卡牌链游。说实话,这些年见过太多打着区块链旗号的"空气游戏"了,但这个项目确实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诚意。星光熠熠的幕后团队先说说这个团队阵容,简直堪比好莱坞大片!核心成员来自新加坡,每个人都是各自领域的顶尖高手。我特别喜欢他们的技术负责人Bin.Ad,这位可是开发过《孤岛危机》的大神级人物!团队里还... ...[详细]